“这就意味着两人都想从吴云龙身上割去一大块肉,这数目可不是几万、几十万的,而是上百万的数目。吴云龙则劝他们不要现在就盯住报酬,集资并未完成,考虑这些等于痴人说梦。”
“我想吴云龙做得对,”肖翰说,“他们的确要考虑很多问题,其中之一便是上市公司的重组和管理层的组建,吴云龙做新公司的董事长,中方做总裁。双方各选数名董事并由律师行帮助挑选加拿大的知名人士加入董事会。张伯华虽是文人,但他肯定要参与直接管理,而中方肯定不欢迎陈鑫达参与管理。这不仅是因为他没有管理经验,关键也是他在台独上的暧昧态度。一旦不能组成最强的管理层,公司上市后,投资者就缺乏信心。或者上市后管理会出现问题。毕竟一家上市公司的运作是由管理层来决策的。除了组成最强的管理层,挑选最强的律师行、会计师行,当然特别是主承销商,也是他们上市集资的关键。”
“你的分析有道理。陈鑫达决定让他当地产商的儿子直接参与管理,中方认为张伯华还可以做做公关,他们对陈鑫达的儿子不感兴趣,这是导致市长离去的另一个原因。”肖翰又说。
“我觉得肯定还有别的原因,比如市长方面,他周末那天晚上看我们音乐表演时好像心事重重,他曾说过他是音乐迷,特别喜欢《梁祝》。那天晚上,我觉得他好像没心思听音乐,特别是后来,他出去同国内打了电话后,就整晚无精打采。我想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露易丝语气肯定地说。
“他是同副省长通的电话,我从王主任那里了解到。我猜想是不好的消息。”肖翰说。
“陈鑫达告诉我副省长对市长发了脾气,两人以前就有过分歧。但是最麻烦的还是我从我们报纸在香港和内地记者那里了解的一些内幕消息。”
“别再故弄玄虚的总是说内幕,其实你刚才说的根本算不上什么内幕。你还没有深入到这笔业务的核心部分,如果不知道就说不知道。”露易丝显得有些不耐烦地说。
“好吧,接下来才是真正的内幕,也许是爆炸性的内幕,希望你们听到后不要太失望。根据我的同事搜集到的信息,南江市一家小报纸上详细披露了这笔业务的最早来龙去脉,还特别点明了张伯华同市长的特别亲密关系。两人从1983年就认识,在几笔房地产的投资中,张伯华在国内的公司都得到了比别人更优惠的价格。报纸说,张伯华只是个文人,并不懂房地产投资,之所以成功是国内某位市领导的特别关照。报纸没有透露更多的细节,但从引用的其他例证来看,明白无误地是在影射这次来访的何市长。报纸还说,1992年的经济大潮汹涌澎湃,各种假大虚空的东西也乘势而起,报纸认为水泥集团近几年的发展的确引人注目,闯出了牌子,成了珠江三角洲地区供不应求的基建产品。但报纸认为集团连续三年的盈利和高速增长是不真实的,里面有虚报掺假的成分。还谈到集团的总经理曹先生是一个典型的土包子乡镇企业家,说他‘重奖之下必有勇夫’的管理方法是完全照搬资本家的做法。说他文化程度太低,满嘴脏话,说他是被市领导宠坏了的乡镇企业家,说他整天只抓销售和盈利,其他的什么也不管,是典型的‘一手硬,一手软’。
(四十九)